去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七条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出口信贷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人民币出口卖方信贷优惠利率适用范围,扩大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产品。请看进出口银行是如何支持企业“走出去”的———
案例一
进出口银行2004年和2008年两次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为奇瑞汽车提供信贷支持,对公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8年12月7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协议金额为100亿元人民币,主要支持奇瑞公司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实施“走出去”战略。双方战略合作涉及出口卖方信贷、技术装备进口、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等多个合作领域。
这一合作受到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签字仪式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指出,奇瑞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军企业,在自主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快速且稳定的发展,此次签约将双方合作进一步推向战略高度,是进出口银行与奇瑞发展的需要,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为奇瑞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100亿元的金融支持及时地增强了奇瑞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当记者一行于去年12月27日来到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总部时,距签约已过去了20天,但同行的国内外客人对奇瑞未来发展表现出的热情,仍让人深切感受到奇瑞这家中国著名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奇瑞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金融支持将如何影响奇瑞,这些不仅是记者关心的,也是大家迫切想了解的。
奇瑞总裁尹同耀用“非常宝贵”来评价进出口银行100亿元的授信,他说,此举有助于奇瑞公司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联的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都提供了坚强保障。奇瑞表示,将把这100亿元用于三个方面: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加速国际化进程,实现“弯道超车”。
据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进出口银行南京分行紧急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并重点加大对汽车、制造、装备等行业的支持。此次与奇瑞100亿元的合作就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个举措,更重要的是希望此举“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增强人们的信心,带动更多的资金支持汽车业的发展,“为企业过冬穿上厚厚的棉袄”。
其实,进出口银行在关键时刻给予奇瑞宝贵的支持并不是第一次。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和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奇瑞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在这一关键时期,进出口银行及时为其提供了50亿元的信贷资金,为奇瑞从自主品牌向国际品牌转变“关键一跳”提供了支撑。当时50亿元授信不仅为奇瑞的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更向国内企业发出了积极的政策导向信号。自此,奇瑞公司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连续3年奇瑞公司汽车销量年均增长近30%,出口更是连年以翻番的速度递增,始终占据国内乘用车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国际综合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在奇瑞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一辆辆新车在不停地下线;质检人员在严格地检查每一辆新车,并与同档次的其他品牌汽车进行苛刻的比较。
记者试驾了奇瑞一款SUV车,车主说他很喜欢这款车,“视野开阔,有劲,还便宜,只要七万多块钱。”
驾驶这款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记者看到公路两边,满载奇瑞轿车的一辆接一辆的大型运输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链接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生产企业,是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奇瑞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整车38.08万辆,比2006年增长32.1%;2008年9月底实现销售整车27.58万辆,销售收入超过133亿元。2007年奇瑞公司共完成出口7.1亿美元,出口排名同行业第一位,同比增长237%;截至2008年9月实现出口77000万美元。
奇瑞品牌轿车已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15个国家有16个生产基地。奇瑞到目前没有盖办公大楼但建成了世界上先进的研发中心。其员工队伍超过2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就有5000多人。
(经济日报2月12日12版,作者:赵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