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投洽会正向世界张开双臂,迎接各方宾客齐聚鹭岛,共寻全球投资之机,共谋世界发展之策。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关键力量,也是进出口银行重要的业务领域。长期以来,进出口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壮大耐心资本”的决策部署要求,将股权投资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自主投资能力,政策性、国际化、专业化优势日益凸显。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进出口银行累计发起并参与设立了27家基金和投资公司,出资逾千亿元人民币,投资区域覆盖东盟、欧亚、中亚、非洲、拉美、中东欧等重点区域,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一带一路”促进资金融通
湄公河畔,甘再水电站巍然屹立,点亮了金边万家灯火,防洪灌溉惠及20万民众;大洋西岸,巴拉那瓜码头作业轰鸣,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中拉经贸合作又添动能;欧洲腹地,钢铁驼队驰骋波兰铁轨,多式联运车厢破解运力瓶颈,中欧班列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印度洋岛,马达加斯加纺织工厂订单不断,出口创汇稳步增长,2万人实现就业梦想……
在这些项目的背后,进出口银行股权投资业务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进出口银行发起设立或参与投资了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国—中亚股权投资合作基金、中拉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等十余只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股权投资基金,灵活运用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夹层融资等多种投融资工具,满足相关国家多元化资金需求,为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进出口银行股权投资兼顾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投资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制造业、清洁能源、基础工业、农业、教育等,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改善项目所在国福祉民生、促进双边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发展
今年以来,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施工船舶开足马力,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进出口银行设立的进银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曾向该项目投放了首笔资金。
2022年,进出口银行成立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公司,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基金采取股权投资、股东借款、专项债券资本金搭桥借款等方式投入项目,用于补充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资本金缺口,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和新基建等领域,在短时间内完成近7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放,支持重大项目100余个,带动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进出口银行还参与多家国内主题基金,积极投资国内先进制造业,落地实施了合成生物、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等领域的众多项目;出资多家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增信桥梁作用,积极落实代偿,化解项目风险,助力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和创业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
聚焦自身建设提升投资能力
从主导设立国际经济合作基金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参与境内创业投资基金,进出口银行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股权业务提质增效,在能力建设和风险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目前,进出口银行配备了专业投资团队、合规风控团队和资金管理团队,项目搜索力、市场洞察力不断增强,项目筛选标准、投资决策流程持续优化,自主投资能力稳步提升。
此外,进出口银行积极拓展多双边合作,与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印尼国家投资局、匈牙利进出口银行等机构携手打造投资合作平台,通过资金融通促进沟通交流与相互理解,扩大“朋友圈”,在互学互鉴中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进出口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深耕股权投资业务,在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发挥纽带作用,把金融资源投向共建“一带一路”、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为高质量服务“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作出更大贡献。
成效显著,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投洽会由商务部主办,是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本届投洽会以“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为主题,聚焦“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设立约12万平方米展区,将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