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金融服务是提升贸易畅通水平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提升“一带一路”贸易合作,需要金融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想就金融支持贸易畅通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适应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拓展金融服务,释放贸易增长潜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结构既有互补合作的需要,也有产业链合作的需要。在互补合作中,金融要在贸易融资、进出口信贷、进出口保险等传统业务上提供金融支持,也要重视贸易新业态的出现、成长和壮大,在电子商务跨境交易等新贸易方式中创新金融服务。在产业链合作中,金融需要拓展服务内容,为绿地投资、进出口保税区、工业园区等建设提供所需的各项金融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化水平提升、产业链深度合作,包括研发、设计、制造、物流等都对金融提出更多的新要求,金融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在机构布局、产品、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金融支撑全球贸易增长的能力。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近一半用于支持经贸合作。我们还专门设立了50亿美元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创新推出“中博融”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促进贸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大力支持贸易大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畅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交通运输是基础的基础。往返于中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骆驼”,联通了中国62个城市和欧洲15个国家的51个城市,拉动了中欧之间商品互通有无。公路、铁路建设使许多国家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海港、空港建设、船舶和航运发展对建设海上、空中丝绸之路,推动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其中,我行支持的汉班托塔港的建成运营使其2018年货物吞吐量较上年增加了1.6倍,老挝琅勃拉邦国际机场成为老挝连接越南、泰国、柬埔寨和中国的重要空港枢纽。中国进出口银行还是国际领先的船舶融资银行,多次被Lloyd's List评选为最佳船舶融资机构。我们认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还需推动更多陆上、海上、空中通道建设,还要增加金融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各方资金来源,增加资金供给,满足互联互通建设大额资金需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要将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统筹,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相结合,确保融资可持续及基础设施良好运营。
三是要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重视并支持中小企业在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贸易发展,既需要大企业、大项目“顶天立地”,也需要中小企业、小而美项目“遍地开花”,支持中小企业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积极运用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融合,将商品卖到全球各地。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设计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其融资需求。在中国,已有机构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跨境贸易区块链服务平台;也有金融机构开发利用大数据,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近年来,包括我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大力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提高信贷可得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同业合作,打造贸易金融服务的全球网络。国际贸易中,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可或缺。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机构要加强协作,发挥所长、优势互补。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我行与沿线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既与国内外商业性、保险类金融机构广泛配合,也与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以及多边开发机构深入合作。合作方式既包含代理行业务、银团贷款、联合融资、平行贷款,也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我们相信将有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宏大愿景之中。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