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0日在京开幕。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在“双向开放与金融合作”平行论坛上围绕“新形势新格局下金融服务跨境投资”主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晚上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就新形势新格局下金融服务跨境投资谈些看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跨境投资发展呈现分化特征。据相关统计,2020年全球跨境金融组合投资规模增长超10%,而包括绿地投资和褐地投资在内的全球FDI规模锐减超三分之一,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今年FDI有所反弹,但能否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国际产业投资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复苏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金融业的开放与合作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需要为产业资本跨境流动、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效能、满足人民更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通货膨胀加速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屡创新高。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生产低迷、供应链阻塞。金融市场交易的火热和实体经济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问题除疫情原因外,主要国家极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是重要驱动因素。巨额的流动性并没有注入产业供给端,而是大量流入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绑架了宏观政策,也造成实体经济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匹配。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扩大金融和投资双向开放,着力点就需要放在畅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跨境投资上,着力解决全球实体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指望跨境资金炒作交易支持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兴旺。
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关于产业链供应链转移重塑的声音不断,对跨境产业资本投资造成困惑和干扰。理论和实践表明、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最终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便利性、经济性和效率水平等是最终决定因素。基于此,中国依然是吸引跨境投资的热土,中国作为世界体系最全、产品最丰富的制造大国,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为世界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地位难以动摇。从可配置资源实力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储蓄最多的国家,也是需要有效利用庞大储蓄资源的国家。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促进跨境投资不仅有需要,也有条件。金融机构为跨境投资提供的服务将促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竞争优势经济体的潜能充分发挥,使投资者和被投资方共同获益,双方经济体共享发展成果。
目前,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正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重要方向。当前很多国家电、煤、油、气价格飙升,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关于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各国有不同策略。以传统能源为主的国家,由于实现能源转型需要时间长,任重道远,当前大力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提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过去四十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超过80%,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目前先进节能技术在工业部门的普及率仍不到1/3。通过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管理节能,努力将能源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国际上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技术、材料、人才等方面积累了较大优势,中国具有庞大市场需求,跨境产业投资合作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前景。针对降碳节能的技术改造、升级和应用将催生庞大的投融资需求,呼唤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机构之间的绿色产业合作是双向开放合作的新亮点。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信息、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搭建跨境投融资的合作平台和机制。近期,中国进出口银行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通过转贷款方式,在贸易基础设施、卫生系统、环境保护、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支持疫后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合作项下已有多个项目落地。未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愿与国内外同业开展更多支持实体经济和跨境投资的务实合作。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双向开放只有以互利为出发点、以共赢为落脚点、以合作为实现路径,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才能实现国家共同发展、人民共同受益。谢谢大家!